学工部首页 >>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>> 心理美文 >> 正文

晴雨在我心

——心灵鸡汤自己调

作者:学工部    来源:学生处,团委    阅读次数:658    发布时间:2012-11-07 15:27

生活中总会遇到风风雨雨,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,大学生常常会遭遇同学关系紧张、失恋、考试挂科或就业碰壁等等不如意,你可以选择自怨自艾、烦恼郁闷、自伤自残甚至自杀,让它们成为一段段不堪回首的记忆,一道道心底抹不去的伤痛;也可以选择细心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情,用阳光驱散心底的阴霾。

有这么一个小故事:从前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,大女儿嫁给一个卖雨伞的,小女儿嫁给一个洗衣服的,天晴的时候老太太忧心忡忡,别人问为什么,她说:“我卖雨伞的女儿生意不好,我心里难过”。但下雨时她也不高兴,她说:“我开洗衣店的女儿生意不好,洗好的衣服晒不干”。结果老太太是晴天也上火,雨天也揪心,每天都唉声叹气、泪雨涟连。有一天,一个邻居对老太太说:“老太太,你很有福气啊!下雨天,你的大女儿生意兴隆;大晴天,你的小女儿生意好做。不管阴天还是晴天,你们家都有生意做。对您来说,哪一天都是好日子!”老太太转念一想,对啊!何尝不是这样呢?从此,老太太的脸上天天写满幸福。

事情本身没有变化,而由此引发的心情为什么会截然不同?我们可以用心理学上的情绪ABC理论进行分析。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尔伯特•艾里斯(Albert Ellis)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情绪ABC理论,所谓ABC,A(activating events)表示诱发性事件;B(beliefs)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,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、解释;C(consequences)表示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。人们通常认为,人的心情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,有高兴事就乐,有伤心事就悲,这好像是人之常情。而ABC理论指出,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的间接原因,而人对诱发性事件的看法和解释B才是引起情绪更直接的原因。我们用情绪ABC理论剖析一下小故事中老太太心情变化的原因:同样是大女儿开伞店,小女儿开洗衣店。老太太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情绪反应:当想法是“在雨天,担心小女儿洗的衣服晒不干;在晴天,担心大女儿的雨伞不好卖”时,天天忧愁;当想法是 “下雨天,大女儿的生意兴隆;大晴天,小女儿的生意好做”时,眉开眼笑。

不合逻辑的、不合理的信念是产生情绪困扰的真正原因,对它处理不当,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,就不能快乐、满足地生活。那么,主要是哪些不合理信念给我们带来麻烦呢?心理学家韦斯勒(Wessler)将不合理信念归并为三大类:

第一种是绝对化要求,即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,认为某事“必须”或“应该”发生,如果该事情没有发生,就苦恼郁闷。如有一个女同学因为男友提出分手而悲痛欲绝,甚至要跳楼自杀,口口声声:“我那么爱他,他为什么不爱我?”她的错误逻辑就是:我爱他,他也必须爱我。而正确观念应该是人人都有爱的自由。

第二种是过分概括化,即以偏概全、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,就如同根据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一本书的好坏一样,是不合逻辑的。过分概括化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对自身的不合理评价上,如因为一件事没做好就认为自己“一无是处”、“一钱不值”,是“废物”等。过分概括化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,别人稍有差池就认为他很坏,一无是处,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,进而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。

第三种是糟糕至极,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如果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,那将是一种灭顶之灾,将无可救药。如有的同学因为一次违纪处分或者找工作屡屡碰壁,就认为天塌下来了,只能以自杀终结痛苦了。其实,对任何事情来说,都有可能发生更糟的情形,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百分之百糟透了的。俗话说,腿瘸的看没脚的,你永远不是最不幸的。我们应该努力接受现实,尽可能地去改变现状;如果一时无法改变现状,则要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。

正如艾里斯所说:“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,而是被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困扰着”。因此,要想摆脱情绪困扰,就必须将不合逻辑的、不合理的观念转换为理性的合理的观念。同样是半杯水,乐观者看到的是拥有的那一半,悲观的人看到的是缺少的那一半;同样是风,悲观者说,风是浪的帮凶,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;乐观者说,风是帆的伙伴,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。

  如果世界不能改变,那么,就让我们改变心境吧。晴雨在我心,要想让自己的心灵天空阴转晴,不妨让自己的思路转个弯。 
 
学校地址: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泺大街201号,邮政编码:250014
版权所有:©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工作处(部),联系电话:0531-86512087(2087),服务邮箱: